kaiyun.ccm 城市科技馆焕新、高校场馆敞开大门……暑期青少年在科普场馆里寻找星辰大海

发布于:25-08-24 播放次数:

交汇点消息 有市民表示 好不容易等到重新开放了 7月25日 记者在南京科技馆出口碰到了南京市民王娟林 她正和身边7岁的儿子讨论刚才在展馆里见识到的航天知识 暑期天气炎热 让孩子在外面活动 容易中暑 待在家里 孩子的生活又显得有些乏味 因此 一旦听说场馆恢复运营 就立刻抽空带他来参观王娟林一边说着,一边望向那个还在馆内四处瞅瞅的小不点。这位出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母亲坦言,酷暑难耐的时节,科普场所确实为青少年提供了充实暑期活动、点燃科学热情的替代性学习园地。

南京市科技馆的介绍_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物馆暑期活动_南京科技馆暑期开放

许多家长持有与王娟林相同的看法。7月19日这座经过翻新、提升的科技馆重新开放后的首个上午,在南京科技馆门口就聚集了大量等候参观的人。当时正值上午九点多开yun体育app官网网页登录入口,队伍绵延很长。该场馆决定在暑假期间完全开放,不安排休息日,持续到8月31日,每天都会接纳访客。

南京科技馆经过翻新后,内容非常吸引人。特别要提的是“触摸宇宙——太空科学艺术展”,展品之外,主办方还为孩子们准备了适合他们身高的宇航服和航天手套。不仅如此,策展人田田表示,观众写下的签名也能被送往太空,“大家留下的名字或祝福,会存入芯片,通过火箭发射到太空中,让大家有机会触碰宇宙”。

南京市科技馆的介绍_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物馆暑期活动_南京科技馆暑期开放

三二一——启程!南京科技馆的空间站VR体验地带,在指令发出时,十岁的厦门游客陈乐乐立刻紧紧抓住扶手。屏幕上,火箭冲向天空,强大的动力似乎真的作用在身上。一比一复刻的空间站主舱内,控制台发出点点光芒,借助VR装置的模拟,地球的曲线从眼前的窗口慢慢显现。孩子对航天十分着迷,假期到南京时得知有这个展览,他立刻邀请我们一同前往参观。现在,他们已经在场馆内逗留一个半小时了。这位是陈乐乐的父亲。

令人着迷——很多家长这样形容南京科技馆的印象。场馆翻新后确实让人耳目一新,王娟林这样说道。过去暑假,她常带孩子去科技馆,但改造前有些设备已经陈旧,孩子去了通常觉得不过瘾。相比之下云开·全站体育app登录,经过一年多的改造,重新开馆的科技馆科普体验非常吸引人,科学趣味和亲子旅游的构思在此得到了很好的结合。

南京科技馆暑期开放_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物馆暑期活动_南京市科技馆的介绍

今年夏天,许多知名大学博物馆向外界开放,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科技馆也参与其中kaiyun.ccm,让公众有机会参观。

7月24日,在南京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博物馆,鼓楼实验小学的学生们正在进行微生物实验活动。馆长戴建华表示,今年暑假期间,这座江苏省内标本种类最丰富、数量最多的动植物博物馆已经接待了超过1300名中小学生前来参观学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物馆暑期活动_南京科技馆暑期开放_南京市科技馆的介绍

打开动物标本室的入口,仿佛进入了一部立体形态的自然科学总览。南京市金陵小学学生余沐涵踏入馆中,如同开启了一片神秘领域。陈列的玻璃柜内,雪豹标本的毛皮反射着幽暗的光芒;丹顶鹤以单足而立,头顶在照明下好似永恒的灯火;此外还有诸多无法识别的昆虫,其翅膀上的图案精致得如同匠人用细针编织而成,连翅端的细小裂痕都历历在目。每件标本,都是大自然写给世人的启示,里面封存着生命延续的奥秘,也寄托着对万物和善相处的期盼。余沐涵这样认为。

展览厅里,孩子们正在翻阅那些带有岁月痕迹的民国植物标本集,通过参与活动,他们了解了白鱀豚研究专家周开亚的科研历程。怎样让这些陈列的物品变得生动有趣呢?戴建华为此构思了许多新颖的方法,他不仅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和参观的中小学生共同制作昆虫和植物标本,还特别设计了场馆特有的纪念印章。很多孩子为了集齐印章,非常投入地参与活动,每达成一个指定的挑战目标,就可以得到包含动植物图案的纪念卡等博物馆制作的特色商品,这样做能够点燃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物馆暑期活动_南京市科技馆的介绍_南京科技馆暑期开放

老师讲过这种琥珀形成需要极长时间,少说也要几万年,可我两小时就仿制出了改良版,南京市金陵小学五年级学生李响把作品展示给同伴看,科学热情就这样轻松地感染了周围的人。

高校博物馆对青少年究竟有何作用?据戴建华所述,科普场馆唯有面向公众开放,方能成为培育大众、服务中小学生的长期教育基地,在科学普及中弘扬探索精神,使更多人了解生命的历程。“今后我们会建立数字博物馆,探寻藏品的历史渊源,提升博物馆的互动能力和教育功能,在年轻一代中培育科学意识。”戴建华表示。

南京以外,据相关人员透露,今年夏天,扬州科技馆借助DeepSeek爆红的契机,在首个暑假期间,策划了“未来探索家:AI与科技的神奇旅程”的主题项目;泰州则整合了大学场馆、社会机构、公司基地以及科学旅游点,成功打造了多条科学教育实践路线。这类活动既充实了青少年的假期时光,又构建了课外学习环境,并且持续拓展着场所的用途。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睿哲 张宣 程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