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ccm LCD 屏幕手机不伤眼是真的吗?和OLED屏幕有什么区别?

发布于:25-08-22 播放次数:

周冬雨排列 京东方Delta排列 OLED屏幕技术_lcd和oled像素密度

顺手介绍下上古名词“周冬雨排列”:

在Mate20Pro首次推出之际,有国外媒体公开了一张图片,图中显示的像素布局与当时普遍的Pentile方式存在差异,实际上采用的是京东方的Delta排列屏幕技术,由于放大后图像呈现出两个发亮的绿点以及一个鲜红的口型,整体形态让人联想到网络中流传的“周冬雨的凝视”图片。从那以后,周冬雨所用的简单明了的名称,深受网友喜爱,京东方delta系列被称为周冬雨系列,OLED

有机发光二极管,也就是OLED,是手机上的一种新型显示技术,被誉为“梦幻屏幕”。它比LED要轻薄,也更加灵活,经常用在电视、显示器、智能手机以及手持游戏机等设备上。

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LCD显示方法存在差异,它不需要背光照明,而是使用极薄的有机材料层和玻璃基板,有时也采用柔性有机基板,当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面板可以制造得更轻更薄,观看角度更宽广,并且能够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

OLED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它是一种依靠多层有机薄膜结构实现电致发光的装置,一旦给它通电,就会散发出明亮的光芒。不同于LCD的是,OLED不需要配备背光源,而且能够采用更轻薄的发光基层,并且具备更宽广的观看角度和更迅速的反应时间。

lcd和oled像素密度_周冬雨排列 京东方Delta排列 OLED屏幕技术

自苹果公司推出配备OLED屏幕的iPhone X以来,这种显示技术迅速在全球各类设备上普及,各种新型屏幕设计如全面屏、可折叠屏以及柔性屏不断涌现,极大地推动了显示技术的进步。

LCD优势屏幕精细度

乔布斯在iPhone 4的产品推介会上阐述过关于图像清晰度的看法,他指出:若用户观看距离为10至12英寸,只要显示器的点阵密度超过300每英寸像素这个所谓的“特别数值”,人眼就难以察觉像素的界限。这个观点便是苹果公司对“视网膜显示技术”的原始说明,而iPhone 4的显示屏点阵密度确实达到了326每英寸像素。然而这些仅是计算得出的数值,无法确保设备与用户手部的实际间距维持在10至12英寸的范围内。因此将300 PPI视为一个基准下限较为恰当。苹果公司显然意识到了这个情况,先前推出的iPhone11其屏幕分辨率也达到了458 PPI的水平。

行业规范衡量的是每英寸显示器的点数,称作PPI(每英寸点数),也指图像清晰度。 PPI的测算方法为:借助毕达哥拉斯定理,先求得显示装置横纵像素的总和,再算出对角线上的点数kaiyun全站网页版登录,最后除以设备对角线的尺寸(即平面面积对应的英寸值)。

OLED技术存在一个固有的不足,即蓝色显示单元的耐久性相对较差,要解决这一难题,最直接的做法是增加蓝色单元的尺寸。然而,这种策略势必会对显示器的解析力造成影响,在像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所展现的画面质量将有所下降,像素的紧凑程度也会因布局的改变而减弱。

LCD由于结构布局的特点,其像素紧凑程度要高于OLED,因此相同规格下LCD面板的每英寸像素数会大于OLED面板。

频闪

控制LCD屏幕的明暗程度,只需要调节背光的强弱即可。然而在OLED面板上,这个过程变得更为复杂,必须借助频繁地切换屏幕状态来完成明暗调整。具体来说:想要让屏幕更亮,就要增加屏幕开启的频次,而希望屏幕变暗,则需要提高屏幕关闭的频次。尽管每次开关屏幕的间隔非常短暂,以至于人眼无法分辨出瞬间的变化,但人们确实能够感知到一段时间内整体亮度的平均状态,这样便达到了调节明暗的目的。

周冬雨排列 京东方Delta排列 OLED屏幕技术_lcd和oled像素密度

要达到半数显示亮度,必须将屏幕开启与关闭的时长均分为等份。若要获得更低亮度,则需延长屏幕关闭的持续时间,有时甚至会让人察觉到明显的闪烁现象。

烧屏

长时间将同一静止画面呈现在屏幕上,会导致显示设备出现影像滞留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烧屏。

周冬雨排列 京东方Delta排列 OLED屏幕技术_lcd和oled像素密度

OLED屏幕的有机成分容易损耗,使用时部分像素承受的压力大,另一些则相对轻松开yun体育app官网网页登录入口,这就可能造成整个屏幕因老化程度不均导致不同区域色彩表现出现差异。LCD屏幕的背光始终处于点亮状态,而且液晶材质的寿命相对更持久,几乎不会发生图像残留的情况。不过图像残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常规使用下或许永远不会碰到。要是频繁使用OLED屏幕的手机来观看短视频或者长期玩某一个游戏(例如《炉石传说》),那么至少要两三年才会显现出图像残留的现象,因此无需过分担忧。

OLED优势厚度和功能

液晶显示器的构造较为繁复,其厚度受到背光单元和液晶面板的限制,明显厚于有机发光二极管屏幕。在智能手机内部空间非常紧凑的情况下,采用更薄的屏幕能够使其他功能获得改进。

周冬雨排列 京东方Delta排列 OLED屏幕技术_lcd和oled像素密度

OLED屏幕不仅厚度小,还具备抗冲击和抗跌落能力,尤为突出的是支持屏幕指纹识别功能。目前市场上多数中高端手机,普遍采用国产OLED显示屏或三星AMOLED显示屏。

能耗

液晶面板的照明必须确保整个显示区域持续发光。而有机发光二极管能够独立调节每个显示单元的启闭状态,因此液晶屏的能源消耗要比有机发光二极管大得多。

周冬雨排列 京东方Delta排列 OLED屏幕技术_lcd和oled像素密度

在手机持续追求更大容量电池和更快速充电能力的背景下,电池续航能力竞争日益激烈,屏幕的耗电量直接影响了电池能支持的使用时长,OLED屏幕相比LCD屏幕具有更优的节能表现,更符合当前市场的发展趋势。

没有拖影和漏光

老式液晶屏,过去因光线渗漏而备受批评,又因刷新率不足,在播放体育赛事等快速动态画面时会产生运动模糊,不过自2020年以来,得益于技术革新和软件算法的突破,液晶技术在显示器、电视及手机显示屏上,基本克服了这两个缺陷。

lcd和oled像素密度_周冬雨排列 京东方Delta排列 OLED屏幕技术

OLED天生就非常灵敏,反应速度极快,画面清晰利落,不会有残留影像,而且无需借助软件就能满足使用要求。

真实的黑色

液晶层总会有缝隙导致光线泄露,所以LCD不能呈现真正的黑色,最多只能显示为暗淡的灰度色。而OLED技术能够独立调节每个像素点的亮灭状态,从而实现完全的黑色显示效果。

lcd和oled像素密度_周冬雨排列 京东方Delta排列 OLED屏幕技术

换言之LCD屏幕的黑色呈现为黑色与白光相掺的灰调,而OLED屏幕通过直接关闭黑色像素区域来实现真正的黑色效果

OLED曲面屏

LCD的物理特性限制了其弯曲程度,因此,在可折叠和曲面显示设备中,必须采用可弯曲的OLED面板作为替代品。这使得LCD在未来各类产品中的适用性大打折扣。

lcd和oled像素密度_周冬雨排列 京东方Delta排列 OLED屏幕技术

OLED 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硬屏 OLED,另一种是柔性 OLED。柔性屏幕具备可折叠性,这是由于 OLED 面板拥有弯曲性能,能够承受折叠时的弯曲程度。

lcd和oled像素密度_周冬雨排列 京东方Delta排列 OLED屏幕技术

二零一四年间,三星着手将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用于手机生产,Galaxy Note Edge 成为首个应用该技术并上市销售的机型,二零一七年,三星的 S 系列与 Note 系列也陆续搭载了双曲面屏幕。

周冬雨排列 京东方Delta排列 OLED屏幕技术_lcd和oled像素密度

而苹果的 iPhone X 是该公司首款采用全面屏设计的手机,其技术实现上要求屏幕与机身侧框的间距必须压缩得更短,同时还要确保四周边框的宽度保持均匀一致。为此,苹果公司运用了 COP 封装技术,将驱动芯片直接贴合在机身背板之上,又将柔性屏幕的背板底部部分向内弯折,通过这一系列工序,才最终形成了 iPhone X 的全面屏外观形态。

总结

LCD与OLED各有特点,就当前手机行业的发展态势而言,OLED更适合用于曲面和折叠式显示屏,同时在电能消耗和视觉呈现方面也优于LCD面板。但若特别看重视觉健康方面的表现,LCD面板会是更佳的选择。此外,还有众多支持LCD的用户,他们的决定并非源于产品成本云开·全站体育app登录,也无关乎LCD面板的性能表现和使用期限。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视觉系统无法适应OLED屏幕所具有的闪烁特性。

另外介绍一下关于LED的新技术——micro LED

Micro LED Display融合了TFT-LCD和LED的核心优势,产品性能指标显著超越TFT-LCD或OLED,适用范围更加广阔,涵盖了柔性屏和透明屏等类型,属于当前最先进的平板显示技术。

微型发光二极管装置,也称作微型发光二极管屏幕,简称为微型LED,已经有制造商将其安装在电视设备中。Micro LED显示器的成像方式,是将发光二极管构造进行薄膜化、微缩化、阵列化,其规格仅在1到10微米级别;接着将微发光二极管批量移动到电路基板上面(包括下电极和晶体管),这个基板可以是硬质、软质的透明或不透明材料;然后通过物理沉积工艺制作保护层和上电极,之后进行上基板的封装,最终形成一种构造简单的Micro LED显示器。

lcd和oled像素密度_周冬雨排列 京东方Delta排列 OLED屏幕技术

Mini LED 能够被视为 Micro LED 的前期开发成果,其体积极度缩小到常规 LED 的百分之一。它能够借助分区控制亮度,来提升影像的明暗对比度和细节清晰度,进而获得类似 OLED 的 HDR 表现;同时还能制造出显示单元间距小于 1.0 毫米的,更宽阔的发光面板。

lcd和oled像素密度_周冬雨排列 京东方Delta排列 OLED屏幕技术

微发光二极管芯片组合有源驱动阵列,形成小于五十微米的显示单元矩阵,这是传统LED技术的精简与密集化呈现,本质上就是把所有微型发光元件都固定在玻璃基板上进行使用。Micro LED 直接贴合在液晶面板上,无需背光模组与光学膜,发光层由无机材料制成,不易发生 OLED 熄灭现象,其透光效果远胜 LCD 和 OLED,能达到 90%,还能使显示设备更加节能。

lcd和oled像素密度_周冬雨排列 京东方Delta排列 OLED屏幕技术

Micro LED 实现了 LED 背光源的微小化和阵列化,同时继承了 OLED 的所有长处,并且由于面板材质不再使用有机化合物,而是改用金属半导体,使得生产费用也相应减少。在尺寸方面,因为采用了比 miniLED 更微小的部件,Micro LED 的面板可以做得更薄,因此能够呈现出极佳的观看角度。

当前MicroLED技术尚未完全定型,因此其价格依然居高不下,目前仅在特定领域应用,例如大型平板显示装置以及需要极高画面解析度的户外显示设备,本质上仍属于非必需的昂贵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