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ccm 银行也没金饭碗!信用卡业务员职业反转,有人为拼考核指标“贴钱上班”

发布于:25-08-16 播放次数:

编辑说明:1985年,中国银行推出了国内首张具备完整功能的信用卡。随后的四十年间,信用卡市场持续增长,最终达到饱和状态。当前,流通卡数量减少,交易金额下滑,不良贷款率上升等问题日益显著。单纯依靠扩大规模来吸引客户的方法已经无法持续,实施精细化管理成为必然选择。时代财经特别策划了《信用卡行业面临重大变革》系列报道,旨在探讨在行业转型过程中个人、企业以及整体发展趋势的变化。

浪来潮起,浪去潮消。

林利(化名)未曾料到,她供职十多年的信用卡A分中心,最终陷入人员流失的困境,原本稳固的银行岗位变得不再可靠。“信用卡分中心与银行分行合并后,团队多数成员都已离开,目前仅剩的少数人,每月领取两千余元,勉强维持现状。”

当前存量竞争日趋激烈,信用卡行业正推动成本削减与效率提升,持续多年的分中心运作模式开始调整,部分信用卡分中心已经停止运营,信用卡业务整合到地方分行的业务体系里,信用卡相关工作人员因此承受着人员减少和薪资下调的压力。

林利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一家中央级银行信用卡A分中心工作,当时行业正处在迅猛发展阶段。几年之内,他从一名普通的信用卡业务员做起,经过不断奋斗,最终当上了分中心的负责人。借助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自身的不懈努力,林利在当地首府买了车,买了房,并且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目前,他所在的信用卡A部门停止运营,他也遭遇了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进行困难的转换,他对此深有感触,说:“我亲眼目睹了行业的迅猛发展,未曾料到最终却沦为被淘汰的零件。”

并非只有林利,在行业放缓时感到挫败的人还有很多。在行业扩张阶段,银行广泛运用大量人员策略来提升信用卡发行数量,并且通过建立分支机构来部署推广队伍。随着行业步入成熟期,裁员增效成为信用卡领域的主要议题。

信用卡狂飙:巅峰时,一车一车的申请件

2010年至2020年,是信用卡领域迅猛发展的时期。在此期间,信用卡的总发行数量从2.3亿张大幅攀升至7.78亿张,整体规模增长了三倍以上。

那个时期极具发展潜力。林利对时代财经讲述,2017至2019年间,他所在的大组里,信用卡业务员每人每月平均能办理六十张新卡。其中表现突出的同事,月均办理量能达到两百张,相应的奖励就能拿到两万多元,整个团队都干劲十足。那个阶段,通过设立临时摊位、街头随机拜访、商场定点宣传等老式推广手段来吸引信用卡客户,成为行业内的主要做法,全社会都卷入了一场激烈争夺市场的热潮之中。

那个时期银行广泛运用密集人员策略来提升卡量,众多信用卡机构纷纷增派街头推广人员,林利表示,他当时所在的信用卡业务单元持续吸纳新员工,多数人热情高涨,部门人数急剧增加,他负责的信贷推广部门 ,在2020年左右一度扩充到十个小组。

2010年至2020年期间kaiyun.ccm,国内经济处于增长态势,新生儿数量大幅增加,市场存在大量机会kaiyun全站网页版登录,信用卡行业迎来了发展巅峰期。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向时代财经透露,那个时期多数银行使用实体申请表格,他形容当时申请材料堆积如山,“成袋成车地堆积着”,以此展现行业当时的繁忙景象。该人士指出,当时各家银行的信用卡部门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竞争的关键在于处理申请的效率。

银行业在信用卡业务鼎盛时期,纷纷显著增加信用卡部门的人员配置。以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为例,该中心的人员数量从2018年的一万一千一百二十四人,增长到2019年的一万一千九百四十八人,一年之中总共增加了八百二十四名员工。

线上渠道获客增长迅猛,线下推广团队也在持续壮大。2017年,众多金融机构利用网络流量,发行联合信用卡,积极抢占市场份额。

浦发银行在互联网领域积极拓展,成为促使行业转型的关键角色。2017年,该行信用卡发行量增至1358.21万张,较上一年度激增49.24%,引起业界高度关注。

浦发银行卡用户数量迅猛提升,关键在于掌握了网络用户行为规律。2017年12月,浦发银行高管潘卫东对外透露,该行信用卡业务借助了阿里巴巴、腾讯等网络公司的平台,通过进入对方的服务环境,当年为超过六百万人提供了金融服务,其中通过线上渠道拓展的新用户占到了新增客户总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与此同时,众多金融机构纷纷寻求与知名网络平台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发行联名支付工具。比如,中信金融机构与淘宝平台联手,推出了中信银行淘宝合作卡。此外,光大金融机构也和京东平台达成了合作,推出了白条合作卡。

在用户量提升的推动下,合作发卡产品成为吸引客户的重要工具。2017年时段,腾讯公司运营的王者荣耀手游成为广受欢迎的游戏,同年7月,招商银行抓住时机发行了“王者荣耀联名信用卡”,让游戏用户享有用积分兑换游戏福利的优惠。不到一年时间,2018年1月,招商银行宣布该联名信用卡发行量达到一百万张。

通过一组数据,能够更加清晰了解线上流量如何助长了这场信用卡的迅猛增长。2020年,美团公布的统计资料表明,该公司与12家地方性金融机构联合推出的“美团联合信用卡”,累计发行数量已经超过千万张。

完不成考核成常态,业务员甚至“贴钱上班”

根据金融机构统计,2022年第四季度信用卡发行数量抵达8.07亿张的顶点,行业发展趋势发生转变,随后的九年时间里持续减少,反映出市场趋于稳定的情况。

2020年之后,林利便逐渐感受到了信用卡行业的“寒意”。

过去在商业区设摊时,也能办理一些卡,2020年以后就越来越难吸引新客户了。林利表示,以前根本没银行职员愿意去偏远地区,后来各家银行信用卡推广人员几乎覆盖了所有地方,遇到的没有信用卡的人也越来越少,每人手里普遍都有好几张卡。到了2021年,他的办卡数量急剧减少,即使他拼命工作,平均每月也只能办理30张。

行业正经历加速调整,监管措施愈发严格。2022年7月,官方印发文件,旨在推动信用卡业务规范发展。文件明确禁止,不能仅以发卡量、用户数等作为评判标准。同时规定,休眠信用卡比例需控制在20%以内。此举旨在全面强化信用卡领域的监管力度。

这项政策直接针对了行业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促使银行从追求规模转变到注重精细化管理。

部分金融机构撤销了信用卡业务网点,开始进行机构精简。以交通银行信用卡业务部门为例,据时代财经非正式统计,到4月13日为止,自2025年年初起,交通银行已经先后收回了太平洋信用卡业务部门在贵阳、南昌、深圳、兰州等地的11个分支机构。

行业规模萎缩直接影响员工生计,卡中心坏账率持续攀升,运营费用居高不下,导致裁员减员风潮涌现,林利的同事陆续离职,其信用卡部门人员从高峰期的百余人锐减至三十余人,人员流失比例接近七成,离职者有的转投银行其他岗位,有的进入 POS 机收单等相关行业,还有一部分人彻底离开信用卡领域。

2024年,林利自身也遭遇职业难题,考核指标总是无法达成,每月仅领2800元固定薪水开yun体育app官网网页登录入口,难以维持生活。“即便勉强达标,扣除社保公积金后,当前收入比从前减少一半。”他透露,部分同僚为了达标,甚至出现倒贴资金工作的窘境。如今办理银行卡会赠送一些物品,比如自行车、小家电等,在商场设立摊位还要支付场地费用,不过如今报销手续越来越严格,扣除掉赠品开销、场地租赁费、油料成本之后,实际利润几乎为零

银行信用卡业务人员有付出却没有相应报酬的现象并不少见,在一些网络交流区里,有众多银行信用卡业务人员发布信息表达不满,他们提到在户外放置礼品招揽顾客、业绩未达标被扣除奖金,以及由于信用卡推广业务量过大造成工作成本超支等情况。

素喜智研资深研究员苏筱芮对时代财经吐露,信用卡领域正承受着信用消费角逐愈发白热化、信用资产显现负担、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任务持续深入等多重挑战,显然正处在寻求突破的关键节点。信用卡内部发展较为粗放,产品创新功能需要加强,外部面临大厂信用支付产品抢占场景流量端口,创新型信用付产品如“先囤后付”也对传统信用卡业务形成挤压,内外问题交织,加上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信用卡分中心的裁撤难以避免。

过去用作吸引顾客的联名卡,也在这场转变里吃了败仗。统计显示,到2025年,起码有7家大型国有银行或股份制金融机构决定不再发行自己的联名信用卡。比如浦发银行信用卡部,宣布要终止发行14种信用卡,里面13种是与其他机构合作推出的;交通、建设、邮政储蓄等许多银行也纷纷叫停了旗下发行的多种联名卡的设计。

部分金融机构决定终止发行数种联合品牌银行卡,表面理由是合约临近期满、费用管理,根本在于卡项福利的约束力难以吸引更多新用户申请。中国信用卡杂志刊登了广发银行信用卡部郭健铭的观点,他指出,在市场扩张时期,发行多种卡种采用广泛覆盖的策略是合理的,但在用户基数稳定阶段,银行需要专注开发几款关键的信用卡产品。

信用卡业务不再延续过去那种无序扩张的模式,现阶段开始进入注重效益的重新评估时期。

现在,信用卡领域的运作思路已经出现转变。相关从业者指出,现阶段该领域更注重收益留存,诸如营收和利润等。“注重风险、强调价值、力求节约、实现全面化”构成了新的行动准则。

回顾中国信用卡行业的发展过程,它始终与中国整体经济的节奏相匹配,信用卡市场的起伏变化,体现出中国经济从追求速度到注重质量的转变过程。

新环境、新阶段,顺利抵达目的地,过往的艰难险阻都已克服。苏筱芮说明,随着信用卡机构内部调整接近尾声,预计相关领域的萎缩态势会逐渐减弱。

对于正经历行业变革的许多人来说,困难时期尚未结束。中年阶段的林利等人,依然在艰难地寻找新的职业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