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银行信用卡引发费用纠纷事件,涉及数千万用户遭遇超额利息问题,其宽限期政策与行业惯例存在出入,2024年相关投诉累计超过一万三千件
广发银行信用卡的收费办法引来了客户的批评,在一亿两千万的信用卡持有者里,有些客户遇到了利息被扣却没被告知的情形,还款宽限期必须自己申请等条款,跟其他多数金融机构的做法不一样开yun体育app官网网页登录入口,二零二四年信用卡相关的投诉占所有投诉的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六点四
11年老用户被收近3万利息 还款到账时间成争议焦点
最近,一张用户数量达到 1.23 亿的广发银行信用卡出现了缴费纠纷问题。李丽持有这张卡已经 11 年,并且一直维持着出色的信用状况,但当她检查过往的账目记录时,发现账户多次被划走“使用资金的费用”,总共接近 3 万元。她表示自己每次都准时还清了欠款,但银行依然收取了这些费用,而且金融机构方面既没有给出充分的说明,也没有进行清晰的告知。与客服交涉之后,他们只答应退还三千三百块钱,对于李丽索要的详细扣款凭证等资料,始终没有回复。
偏偏如此,苏青因为运用云闪付进行还款,不清楚它次日才结算的运作方式kaiyun全站网页版登录,结果造成还款延迟,背负了几千元罚金。虽然事后再要回了大部分罚金,不过这次事件令他对广发信用卡的收费机制产生了困惑。
社交平台上,此类现象十分普遍。广发信用卡方面表示,若以每月20日为还款截止日,用户需在该日24时前全额付清账单且资金到账,才能避免产生逾期费用。不过,核心问题在于该行的计费方式与业内常规做法有着显著不同。
宽限期需主动申请 与多银行通行做法存差异
依据 2024 年《中国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的规定,信用卡宽限期通常不应少于 3 天,此乃银行业普遍的服务标准。在国有六大银行中,多数银行给予 3 天宽限期,邮储银行则提供 4 天,部分特定信用卡的宽限期更为宽裕,例如中行白金卡可达 8 天kaiyun.ccm,工行医护信用卡则长达 15 天。
头部股份制银行中,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等机构的宽限期是3天,光大银行则为5天;城商行例如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同样拥有3天宽限期,并且这些宽限期都不需要客户主动申请。
广发银行的情况不一样,该行信用卡服务人员指出,持卡人必须自行申请才能享受三天还款延长时间,这项政策对于多数人而言,实际上是个不明显的附加条件。补充说明,广发信用卡的移动客户端显示,完成还款后立即解除额度限制,但通常需要等到第二天资金才能入账,而广发银行信用卡章程明确指出“持卡人还款的实际到账时间,是以款项进入广发卡账户的时间为标准”,这就导致一些用户虽然声称在最后还款日清偿了欠款,却因为实际到账存在延迟而被收取滞纳金。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莫开伟指出,金融监管机构并未对信用卡还款宽限期作出硬性要求,不过广发银行的做法虽然不违背规定,却在道理和情感上站不住脚,体现了一种消极管理方式和垄断经营心态,应当参照其他银行的做法进行修正。
2024年信用卡投诉占比86.4% 多项经营指标现颓势
广发银行从二零二四年开始,针对信用卡的福利措施进行了改动,具体内容有,修改了积分兑换的比率,增加了乘坐高铁和进机场VIP休息室的条件。根据公司发布的报告,二零二四年广发银行总共收到了监管机构转交的投诉案例一万五千五百三十一宗,在这些案例中,和信用卡有关的问题占到了百分之八十六点四的比例。
回想从前,广发信用卡曾是市场典范。1995年,它发行了国内第一张符合国际规范的信用卡,此后又推出了许多“国内独创”的产品,与众多行业建立了合作关系。2010年,它的发卡数量累计达到了一千万张。到2021年年底,发卡总数增长到了一千零七十七万张,成功进入了“亿张行列”。
不过近些年,广发信用卡的扩张步伐有所减缓,2022、2023及2024年,持卡用户数量分别为1.09亿、1.18亿和1.23亿张。从2025年开始,该公司官方网站陆续刊登若干通知,宣布终止发行或停止使用多张银行卡。目前,不少经营状况不甚理想,2022年信用卡使用总额达2.49万亿元,到了2023年则减少到2.22万亿元,2024年的相关数据尚未披露;从2022到2024年,信用卡透支余额分别是4396.88亿元、4248.78亿元、3928.46亿元,持续呈现下降态势,与此同时,坏账比例却逐年攀升,具体为1.58%、1.59%、2.19%。
信用卡业务滑坡拖累整体业绩IPO之路坎坷
广发银行信用卡业务表现不佳导致其整体经营状况下滑。2019年时,信用卡分期业务贡献了全部营收的34个百分点。此后,信用卡分期收入被归入利息收入大类,不再单独列出。不过,“个人贷款利息收入”以及“个人银行与信用卡收入”这两项数据均呈现下滑态势。2024年,广发银行遭遇了十七年来的首次营收与净利润同步下降的情况。
莫开伟觉得,净息差在缩小,广发银行急于寻找新的赚钱途径,信用卡收取手续费的做法显得有些急于求成。
广发银行的首次公开募股过程充满波折。它是全国仅存的两家未实现上市的股份制银行之一。自 2009 年启动上市计划以来,其推进工作一直不顺利。莫开伟指出,这与信用卡业务过度依赖密切相关。 2023 年,个人银行及信用卡业务所产生的收入占总营收的 53.78%。业务种类过于单一,引发了结构性问题。
广发银行计划通过发行三款新卡来振兴信用卡业务,这些卡是专为万事达中国卡高端系列设计的,并且会在2025年面市,银行特别关注将服务提供给高净值客户,同时还会提供汽车贷款分期业务,不过莫开伟指出这些行动并非根本解决方案,对于恢复过去的业绩和提升市场信心帮助有限。
林德明,原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曾指出信用卡领域现已进入注重细节的管理时期,必须进行策略上的调整。广发信用卡的一位长期使用者表示,对于所有变革,最迫切的要求是让信用卡服务变得公开化。
尾声:
广发银行信用卡的收费纠纷和业务波动,显现出行业变革阶段的困境,怎样在遵守法规的同时,平衡持卡人利益和银行自身利益,是一个迫切需要处理的课题,同时也应引起行业层面的重视。